内容详情 你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新闻
假期去露营?收好这几个健康小贴士!

类别: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:2024-05-06 20:53:14 浏览:

  “五一”假期,南宁市民黄女士带孩子到户外露营地玩耍,小孩被虫子叮咬,两腿和手臂痒痛红肿,只好中断露营去医院治疗。如今,以露营为代表的“微度假”日渐流行,如何确保户外露营的健康与安全?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。

  “露营出发前,要提前了解目的地天气情况,密切留意天气变化,注意露营地周边的地质条件,根据气象预警信号及时调整露营计划。”南宁师范大学副教授陈伟鹏建议,户外露营必带的物品包括:雨伞、帐篷、充足的水和食物、打火机、睡袋、手电筒、急救包(创可贴、云南白药等)、户外电源、防晒用品、水袋(壶)等。

  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张枫元表示,建议备好天幕或者防晒伞,涂好防晒霜,以免皮肤受到紫外线损害。同时建议在蚊虫比较多的地方配备驱蚊液、花露水,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一些外伤,建议配备碘伏、纱布、创可贴等。

  在爬山前做好充分的拉伸,让关节、肌肉、韧带等得到良好的预热。也可以用双手揉搓膝盖下边缘,促进关节润滑液的分泌。减少负重,一般情况下若负重超过体重的四分之一,下山时就要从保护膝盖的角度考虑控制步行节奏,即使是特殊情况,负重也尽量不要超过体重的三分之一。另外,鞋子非常重要,选择一双柔软的鞋,走在松软的草地、碎石坡、土地、雪地上要注意防滑。

  在野外,不要随意饮用溪水,因为水体可能被病菌污染,饮用后易染病毒性肝炎、肠炎等疾病。 不要随意食用野菜和野蘑菇,以免食物中毒。

  蜱是多种传染病的传播媒介,常通过叮咬将病原体传播给人。它是一种吸血虫,体型很小,一般在两毫米至十毫米之间,我国大部分地区4~9月为蜱活跃期,人被它叮咬的机会显著增加。蜱的唾液还能分泌神经毒素,被咬者有肌肉被风险。蜱虫常喜欢依附在人体的头皮、腰部、脚踝下方等部位。

  当进入有蜱虫的草地或树林等环境时,应该穿长袖衣物,把袖口、领口、裤子口系紧或把裤腿塞进袜子,以防蜱虫进入;穿浅色衣服可以让附着在身上的蜱虫无所遁形;不在草地、树木上晾晒衣物,防止蜱虫附着;进入室内前认真检查,防止通过衣物或宠物把蜱虫带进帐篷。

  “可以在暴露部位涂抹一些驱虫的药物来避免被蜱虫叮咬。”张枫元建议,硫磺软膏、花露水、驱蚊液等都行。

  若被蜱虫叮咬,不要用手直接接触,更不能挤破虫体,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,缓慢用力拔出。如不慎让皮肤接触了蜱虫或其被挤破后的流出物,应立即使用肥皂和温水清洗伤口,以避免可能残留的病原体造成感染。如果蜱虫钻入人体比较深,可以用酒精或者碘酒进行伤口消毒来防止感染。被蜱虫叮咬后,若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,应尽快就医。

Copyright© 2022-2024 凯发国际·(中国)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HTML地图 XML地图 备案号:赣ICP备19013555号